中智幫扶云南大姚微電影《追夢人》榮獲第八屆亞洲微電影節優秀作品獎
2020年11月6日,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在云南省臨滄市開幕。來自國內外的嘉賓、藝術家、電影工作者、微電影愛好者600余人齊聚臨滄,共同感受亞洲微電影藝術節8年來的“一路芳華”,體驗“大美臨滄、美在鄉間;花開四季、香飄八方”的魅力。
“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有效控制,但仍未阻止亞洲范圍乃至法國、俄羅斯、美國、伊朗、墨西哥等國家的文藝愛好者和影視工作者們的創作激情和報送熱情。”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、副秘書長高健在11月6日舉行的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(以下簡稱“亞微節”)上表示,“本屆亞微節共收到20多個國家報送的5000余部作品。”
由中宣部、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組織專家在北京對20多個國家報送的5000余部作品進行了評選,中智幫扶云南大姚微電影《追夢人》,經過激烈的角逐,最終榮獲第八屆亞洲微電影節優秀作品獎。
2020 年是決戰脫貧攻堅、決勝全面小康收官之年,在此關鍵時刻,微電影《追夢人》全面回顧梳理18年中智扶貧協作路,藝術化地展現了扶貧扶智、逐夢前行的幫扶真情。《追夢人》是一部反映中智幫扶云南楚雄州大姚縣精準扶貧的微電影,通過大姚縣兩個真實的人物原型為素材,藝術化地表現了中智扶貧扶智與女孩奮發向上實現夢想的故事。
微電影《追夢人》從中智情牽大姚,中智干部視他鄉為故鄉,以智力扶貧、文化扶貧、教育扶貧為特色,以及產業幫扶、就業扶貧為鋪墊,以中智引入的美麗中國支教創建盛放合唱團為線索,全景式展現中智大姚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。
影片講述了一個與奶奶相依為命的農家小女孩,經歷了不幸的家庭變故,險些輟學。通過中智的幫扶,順利走入課堂。發奮圖強,刻苦學習。還參加了學校里的盛放合唱團,不斷打開視野、不斷成長,最后考上大學的故事。其中穿插了18年來中智幫扶大姚的產業扶貧(灣碧紅糖、鐵鎖咖啡)、就業扶貧(“彝繡幸福指尖計劃”)、電商扶貧(縣長直播)、教育扶貧(引入的美麗中國支教老師在鐵鎖中心小學創辦了盛放合唱團、愛飛翔教師培訓、易起讀圖書捐贈)等項目。影片拍攝主場地在鐵鎖鄉和大姚縣城,鐵鎖的主要景點金沙江大峽谷、花椒林、照璧山梁子、羊腸坡、馬鞍山以及漁泡江都在影片中展示。金沙江大峽谷的壯美風光、彝族文化動人心魄,百草嶺山下的脫貧故事感人至深。
電影中小女孩的真實原型是大姚桂花鎮皮左黑村的一位女孩,雖然家庭遭遇變故,但內心堅強,充滿朝氣,堅持學業。中智有多名好心人幫扶了這個女孩,讓她能安心學習。電影中大女孩的真實原型是鐵鎖鄉的21歲的龔永娟,她在鐵鎖鄉完成小學與初中的教育,在大姚縣大姚一中讀高中,以高考645分的優異成績考取了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。
微電影《追夢人》拍片本身,就是一個文化幫扶的過程。出演小女孩的小演員李銀秀是七棵樹人,她是鐵鎖中心完小二年級學生,她有著七棵樹人特有的純真眼神。從未有表演經歷的她,從最初的不敢說話到后來的精彩表演,一遍又一遍地磨練。導演非常有耐心,劇組非常辛苦,一遍又一遍地拍攝,力求達到最佳效果。李銀秀通過這個微電影的拍攝,由開始的膽怯、封閉到逐漸地變得開朗、大方、自信,相信對她今后的人生是有很大幫助的。
微電影《追夢人》音樂由咪依嚕彝劇演藝公司普長兵原創制作,影片中大女孩內心獨白配音由大姚電視臺播音員葉建蕓完成。正如影片中所說:那扇窗還有一個名字,叫作希望。中智人為貧困學子打開了一扇窗,透過陽光,我們見到了前所未有的風景,也表達了中智心系大姚、情牽彝山的深情厚誼!
作為一部展現脫貧攻堅戰、精準扶貧的微電影,微電影突出“四實”:劇本樸實、畫面紀實、故事真實、內容厚實。微電影以“沉浸式”觀察、“藝術化”展現的方式,加上感人肺腑的兩首原創歌曲,打動了觀眾。也讓觀眾走進云南脫貧攻堅現場,走近中智落地大姚的幫扶項目,也走近奮戰在扶貧一線的中智扶貧干部。
微電影《追夢人》自2020年7月23日在大姚電視臺首播、8月18日在大姚越幕影城首映后,由于形式新穎、內涵深刻,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傳播。先后被學習強國、新華社客戶端、國資委宣傳局(國資小新、國企文化)、新華網客戶端、云南日報客戶端、中智集團微信公眾號等國內著名新媒體相繼轉載,觀看瀏覽量超越兩百萬人次。楚雄州委組織部經過嚴格篩選,已經把微電影《追夢人》報云南省委組織部的干部教育中心作為全省黨員干部教育的培訓片。微電影《追夢人》獲得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。
感謝昆明云域天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精心拍攝。感謝大姚縣委宣傳部、縣文聯、縣政府辦、鐵鎖鄉黨委政府、縣融媒體中心、縣扶貧辦、縣文化和旅游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。
(中智集團扶貧辦報道)
本文版權歸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所有
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:“轉引自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www.ciic.com.cn”